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中心 > 市场动态

新闻中心

24小时服务热线 0755-82544779

功率半导体深度研究:MOSFET到底还会继续涨价吗?

时间:2018-04-13    来源:本站    点击:5313次   

[摘要] 中国半导体崛起的必要性和产业决心毋庸置疑,去年我们针对IGBT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研究报告引起市场广泛关注。本报告围绕全控型功率器件另一大成员MOSFET展开,结合上下游供需情况,重点分析MOSFET涨价成因,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2016年全球MOSFET市场规模达到62亿美元,预计至2022年达75亿美元;下游的应用领域中汽车电子的占比持续攀升,预计至2022年将达到22%。MOSFET主要被英飞凌、安森美、瑞萨等国外大厂占据,三者合计占据全球接近一半的市场。2017年以来MOSFET迎来涨价潮,部分国外厂商的交货期已拉长至20周以上,今年第一季度MOSFET持续缺货,IDM、Vishay等厂商涨价。


在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以及CPU/GPU/Type-C产品持续升级的背景下,MOSFET需求强劲;而供给层面,上游晶圆供不应求、指纹双摄芯片对MOSFET的产能造成挤压、功率器件厂商向高压高毛利产品倾斜带来MOSFET结构性紧缺,我们认为MOSFET涨价潮将至少持续到2018年年底,甚至持续到2020年。

 

需求端:
①MOSFET是新能源汽车驱动控制系统和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带来大量MOSFET新增需求。
②PC占据40%以上的低压MOSFET市场,主板、显卡的升级换代将带动新一波MOSFET市场需求。Intel第八代芯片发布,300系主板将在18年迎来放量。
③MOSFET在Type-C接口功率转换、过载保护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快充、Type-C接口的持续渗透带动MOSFET需求。


供给端:
①MOSFET主要利用8寸晶圆生产,晶圆厂商8寸线扩产谨慎,少数新增投资也尚未进入量产投放期,晶圆供给紧张局面或延续至19年,涨价势头不减。
②指纹识别、双摄带动了指纹识别芯片以及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的需求,对MOSFET芯片的8寸线产能形成挤压。
③国际功率半导体厂商产能向汽车、工业等高压高毛利产线倾斜,导致低压MOSFET更加缺货。

1

MOSFET涨价持续发酵


MOSFET全称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根据工作载流子的极性不同,功率MOSFET可进一步分为“N沟道型”与“P沟道型”,两者极性不同但工作原理类似,在实际电路中常采用导通电阻小、制造较容易的N型MOSFET。


MOSFET具有三个电极,分别为源极(Source)、漏极(Drain)以及栅极(Gate),通过控制栅极所加电压可以控制源极与漏极之间的导通与关闭。以N沟道MOSFET为例,当G、S极之间的电压为零时,D、S极之间不导通,相当于开路;而当G、S极之间的电压为正且超过一定界限时,D、S极之间则可通过电流,处于导通状态。因此,功率MOSFET在电路中起到的作用近似于开关。

 

1.png


根据咨询机构Yole的估测,2016年全球功率MOSFET市场规模达到62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可达75亿美元,对应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4%。在下游的应用领域中,数据处理、消费电子、通信、工业电子、汽车电子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其中,汽车电子的占比持续攀升,并于2016年首次超过计算存储成为最大的应用领域,预计到2022年MOSFET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占比将达到22%。

 

2.png

 


目前,全球功率MOSFET市场主要被英飞凌、安森美、瑞萨等国外大厂占据,2016年三者市占率分别为26.4%、13.4%和9.2%,占据全球接近一半的市场。国内MOSFET竞争格局与全球情况大体一致。

 

3.png


2017年下半年,在供需层面多种因素的叠加作用下,MOSFET多次涨价、奇货可居。长电科技先后三次提价,部分产品累计涨价幅度或超50%;长电之后,包括大中、尼克松、富鼎在内的台系 MOSFET 供货商也跟进涨价。


今年第一季度进入传统淡季,但MOSFET缺货问题迟迟未获得缓解,IDM交货周期延长至16至20周,并已正式通知客户调涨MOSFET价格,一季度季价格平均涨幅达10%-15%;Vishay也已通知客户及通路商,新订单将自今年1月2日起涨价,未出货订单也会在3月后涨价。

 

5.png


除了上调产品价格,厂商的交货周期也逐渐拉长,订单积压的情况日益严重。正常情况下,MOSFET、整流管、晶闸管等分立半导体功率器件的交货周期一般为8周左右,但目前部分国外大厂的MOSFET交货期已拉长至20周以上,且预计短期内缺货的情况难以缓解。

 

6.png

 

2

MOSFET会继续涨吗?


在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以及CPU/GPU/Type-C产品持续升级的背景下,MOSFET需求强劲;而供给层面,上游晶圆供不应求、指纹双摄芯片对MOSFET的产能造成挤压、功率器件厂商向高压高毛利产品倾斜带来MOSFET结构性紧缺,我们认为MOSFET涨价潮将至少持续到2018年年底,甚至持续到2020年。


需求端分析

旺盛的市场需求是拉动MOSFET价格持续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我们认为需求端主要是受到以下几点因素的影响: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主板和显卡对低压MOS需求提升、Type-C接口的持续增长。


汽车电子:

汽车电气化带来巨大MOSFET增量空间。MOSFET在汽车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辅助驱动各种电动马达,包括通风系统、雨刮器、电动车窗等;同时,MOSFET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制动系统等动力控制系统中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此外,MOSFET器件还用于DC/DC转换器、电池管理系统等功率变换模块。因此,随着汽车中越来越多的功能转向电气控制,MOSFET的用量也随之上升。

 

7.png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大量MOSFET新增需求。
根据英飞凌的测算,电动汽车中半导体的价值量接近传统汽车的两倍,其中增量主要来自于动力传动系统中采用的功率半导体器件,MOSFET和IGBT等功率器件是电动车电机控制器实现功率变换的核心部件。传统车前装功率半导体成本大约71美元,而HEV 和BEV 可分别达到425美元、387美元;2015-2016财年全球每款新车平均配备了18颗英飞凌MOSFET器件,而在高端电动汽车中MOSFET器件的用量则高达250颗。此外,充电桩的建设在短期内也将催生MOSFET需求,虽然IGBT在大功率、高耐压场合具有优势,但现阶段出于成本、技术等多方面考虑,国内部分充电桩企业仍选择MOSFET作为开关电源模块的核心器件。

 

8.png


主板和显卡:

PC占据40%以上的低压MOSFET市场,主板、显卡的升级换代将带动新一波MOSFET市场需求。MOSFET主要应用于CPU的供电系统,供电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把由电源输入的12V电压转变为CPU所需的1V多的电压,以驱动CPU稳定运行。随着CPU、GPU的运算能力越来越强,所需的供电电流也随之上升,当电流超过电子元件的承受能力后,多相供电就成了必要。多相供电电路中的关键元件包括PWM控制器芯片、MOSFET驱动芯片、MOSFET、扼流圈、电容等,其中每一相供电至少需要上、下桥两个MOSFET,因此CPU/GPU的产品升级将直接带动MOSFET需求。

 

9.png


自2013年6月推出的Haswell家族开始,英特尔在处理器中增加了一个全整合电压调节模块(FIVR),将原先主板中部分供电功能集成至芯片。然而,由于该构架显著提升了CPU的复杂性以及功耗,因此仅持续了Haswell、Broadwell两代产品,而2015年8月推出的Skylake重新将电源管理架构改回第8代移动电压位准架构(IMVP8),供电功能回归主板。原来的Haswell的主板仅需4相供电就足够了,而skylake由于取消了FIVR架构,所需的供电相数提升至10相,因此新架构下MOSFET用量大幅增加。

 

10.png


2017年9月,Intel推出第八代处理器Coffee Lake,Coffee Lake从原来的四核/双核变成了六核/四核,处理器采用14nm++工艺,比上一代性能提升25%,与boardwell相比,游戏体验和内容创作的编辑速度提高了65%。Coffee Lake的推出对MOSFET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①第八代产品增加了2个核心,对供电系统的要求增强;且由于Coffee Lake不向上兼容,只能使用300系主板平台,这就催生了新一轮主板更新需求,从而增加MOSFET的需求。300系芯片组在今年上半年正式推出,这对18年低压MOSFET的需求是一个挑战。


②为应对电竞游戏市场需求,新一代平台对Type-C、USB 3.1、Thunderbolt 3.0等高速传输接口端口明显增加, MOSFET搭载量将较上代平台大幅提升。


与CPU类似,显卡GPU同样需要多相供电,而随着GPU功率的增加所需的供电相数呈上升趋势。以英伟达的显卡产品GTX系列为例,2014年9月发布的GTX 980采用4+1相供电(4相供电GPU,1相供电显存),2016年5月发布的GTX 1080采用5+1相供电,而2017年2月底推出的最新产品GTX 1080 Ti则将供电相数提升至7+2相。在显卡中,每相供电需要2-3个MOSFET,因此MOSFET的需求量同样将随着供电相数的提升而增加。


从行业来看,电竞游戏市场快速发展,“吃鸡”等网络游戏对显卡性能要求极高,同时比特币挖矿市场火爆,英伟达、AMD等厂商GPU出货量显著增加,高端显卡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有效拉动MOS管需求。

 

11.png


Type-C:

快充、Type-C接口持续渗透带动MOSFET需求。虽然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已呈下滑态势,但由于快充、Type-C接口等功能的持续渗透,对MOSFET的需求量仍将保持高位。由于快充时采用的大电流或高电压可能带来潜在危险,电源管理模块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而MOSFET作为电路开关在功率转换、过载保护上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以OPPO的VOOC闪充技术为例,其在适配器、接口以及电池处均采用了MOSFET进行过载保护,在多个环节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性。与此同时,Type-C产品升级也将加大对MOSFET的需求,一般传统的USB接口仅需3颗MOSFET,而在新一代Type-C接口中MOSFET的搭载量将增至5颗。

12.png


供给端分析

从供给端来看,我们概括为三点:晶圆供给紧张、指纹双摄等芯片挤压MOS产能、国外大厂产品结构变化导致MOS结构性紧缺。


全球晶圆供给紧张局面或延续至19年,晶圆涨价势头不减。这波涨价潮由12寸率先兴起,并蔓延至8寸晶圆。2017年12寸晶圆价格逐季上涨,全年上涨约20%-30%,8寸在2017年下半年跟涨,全年累计涨幅约10%。今年第一季度硅晶圆仍供不应求,各大厂商为避免硅晶圆缺货影响产线量产,普遍以加价10%-20%的方式抢晶圆货源。业者透露,12寸硅晶圆合约价已站上100美元,现货价更已上看110至120美元。


SUMCO表示,2018年12英寸硅晶圆价格有望进一步回升约20%,且预估2019年将持续呈现回升,当前顾客关注的重点已转移至如何确保2020年以后的数量。台湾厂商环球晶圆也表示,公司将在今年调升硅晶圆价格20%,12寸的硅晶圆供应缺口最为严重,订单已经填满2018年全部产能,全球16家工厂全天候生产。

13.png


MOSFET主要利用8寸晶圆生产,目前晶圆厂商8寸线扩产谨慎,8寸晶圆供不应求。
前五大晶圆厂仅环球公布8寸线扩产计划,其与FerroTec合作在上海建设8寸生产线,第一阶段月产能15万片,预计2018年上半年投产;环球晶圆八8寸晶圆全球市占率超20%,但目前其8寸晶圆的需求也已经排到2019年6月。另外,前十厂商合晶在2017年7月投资53亿元在郑州建设月产20万片8寸线,预计18年上半年投产。晶圆厂8寸线新增投资尚未进入量产投放期,短期内8寸线供给不存在大规模扩张的基础,产能紧缺或将持续。

 

14.png


国际晶圆厂正逐渐将重心转至12寸线,8寸线供需平衡仍有待时日。
根据IC Insights的预测,2015年至2021年全球晶圆产能将从16.25百万片(8寸约当)增长至22.59百万片,复合年均增长率达5.6%;然而,新增的产能主要为12寸,8寸产能自2017年起将基本保持稳定甚至略有下降。根据SEMI的统计,至2020年全球预计有189个8英寸的晶圆厂,而2007年的高峰期8寸晶圆厂数量则高达199家。因此,随着12寸产能逐渐扩张,12寸晶圆产能的紧张有望首先缓解,而8寸晶圆则将滞后于12寸晶圆实现供需平衡。

 

15.png

与此同时,指纹识别、双摄在智能手机上的快速渗透进一步带动了指纹识别芯片以及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的需求,从而对MOSFET芯片的8寸线产能形成挤压。据相关机构预测,全球指纹识别芯片的需求量从2013年的0.54亿颗上升到2018年的11.99亿颗,图像传感器芯片的市场规模则从2012年的82.9亿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106.6亿美元,相应新增需求对8寸晶圆产能的争夺仍将持续。

 

16.png

国际功率半导体厂商产能向汽车、工业等高压高毛利产线倾斜,导致低压MOSFET更加缺货。瑞萨在低压MOSFET市场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其在13年退出低压MOSFET市场,对市场供给造成较大影响。从最近几年瑞萨的收入结构来看,汽车产品收入占比逐渐提升,截至2017年比重已超过50%,相比2014年提升12.8pct。同样,英飞凌汽车和工业收入占比在近些年也保持较快增长,而电源管理和芯片卡类产品收入占比下滑。

 

17.png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架构
发展历程
资质证书
联系我们
产品中心
OWEIS
IKSemicon
TISemicon
ADSemicon
OPTOMEI
KODENSHI AUK
ICMAN晶尊微
GIANTEC聚辰
Fujitsu富士通
触摸芯片
MCU单片机
杭州中科微
Heroic禾润电子
电源管理芯片
天微显示驱动芯片
3PEAK运算放大器
聚洵运算放大器
润石运算放大器
巨华积体语音芯片
蓝牙WIFI方案开发
贴片发光二极管
华润微
集成电路
FOLLON贴片电解电容器
解决方案
充电器电源解决方案
适配器电源解决方案
智能电表电源解决方案
智能家电电源解决方案
金属触摸控制解决方案
触摸控制解决方案
触摸芯片设计指南
水位检测解决方案
汽车传感器解决方案
新闻中心
新品发布
公司新闻
市场动态
活动公告
媒体报道
资料下载
ROHS环保报告
公司介绍/产品目录
OWEIS电源芯片技术资料
OWEIS触摸芯片技术资料
OWEIS接口芯片技术资料
OWEIS场效应管技术资料
IKSemi技术资料
KODENSHI AUK资料
CORERIVER技术资料
ADS技术资料
万代技术资料
芯邦技术资料
启攀微技术资料
博晶微技术资料
海栎创技术资料
融和微技术资料
芯朋微技术资料
启臣微技术资料
美格纳技术资料
比亚迪技术资料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