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中心 > 市场动态

新闻中心

24小时服务热线 0755-82544779

设备进口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死穴!

时间:2018-04-23    来源:本站    点击:3037次   

[摘要] 以中国半导体产业而言,最大的死穴在晶圆代工,封装测试,记忆体生产的敏感精密设备进口,我们估计中国晶圆代工,封装测试,记忆体整合制造商将近有30-40%的资本支出,是购买美国的半导体设备,而其中20-30%的这些设备是短中期没办法由其他国家设备厂的产品所替代,禁令一旦发生,将重创中国晶圆代工,封装测试,记忆体整合制造产业,未来3年营收获利影响超过30%。

本文作者国金证券传媒与互联网研究团队,原文标题《中兴通讯事件的蝴蝶效应: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死穴在设备进口》。


事件


美国贸易代表署于4月3日正式建议对中国1300多项产品及120多项的科技电子产品课征额外25%的关税,紧接着美国商务部在4月16日宣布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半导体,商品,软件和技术七年,直到2025年3月13号。虽然我们认为这是中兴通讯违反美国规定的单一事件,对中兴通讯和美国芯片厂商都有伤害,但我们不排除,美国政府利用各种不公平贸易的藉口,来采取各种对中国的贸易战,首先我们不排除美国政府禁止单一中国公司在美国投资和销售敏感科技产品和服务,其次不排除美国政府禁止美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和销售敏感科技产品,设备,和服务。


要是以上这两项假设发生时,哪些科技公司和产业在未来几年会被影响最大,哪些会大幅受惠?


评论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死穴在设备进口:以中国半导体产业而言,最大的死穴在晶圆代工,封装测试,记忆体生产的设备进口,我们估计中国晶圆代工封装测试,记忆体整合制造商将近有30-40%的资本支出,是购买美国的半导体设备,而其中20-30%的这些设备是短中期没办法由其他国家设备厂的产品所替代,而这些晶圆代工和封装测试公司也有20-30%的营收销往美国客户,双边禁令一旦发生,将重创中国晶圆代工和封装测试产业,未来3年营收获利影响超过30%。但另一方面,中国本土半导体设备厂商,台湾晶圆代工及封装测试厂商将大幅受惠。


实现自主可控,国产替代机会:此次的“中兴事件”,国内的电子产业短期会受到影响,中国智能手机芯片及射频前端、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高性能模拟/混合信号电路对美依赖度较高,摩擦升级会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不利于国内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但是也会带来发展机遇,中国电子产业已具备一定的资金、技术实力,逐步实现自主可控,看好设备、存储、射频前端、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等国产替代机会,受惠厂商:北方华创、晶盛机电、中微半导体、兆易创新、三安光电、信维通信、卓胜微电子、扬杰科技。


两败俱伤还是走向和解:我们认为美国商务部对中兴通讯的权限禁令若不能在1-2月内达成和解(中兴备有供2个月左右生产的零部件存货),会对中兴的通信设备和手机业务产生一定影响。中兴通讯约有25%至30%的元器件由总部在美国的厂商供应,中兴通讯需要的高速ADC/DAC、3DMIMO芯片、调制器、高性能锁相环、中频VGA等产品,目前暂时没有国产芯片厂商可提供替代品。如果禁运实行,对中美两国将是两败俱伤。我们认为,美方以此作为谈判筹码的可能性极大,根据类似历史案例,最终在双方政府的干预下将走向和解。


贸易战对云领域影响有限,关注自主可控和网络安全:美国针对云计算领域的可能限制,对国内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整体影响非常有限,我们将继续看好国内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的势头。同时,中美贸易战,特别是针对高新技术的限制,进一步凸显了自主可控、网络安全的重要战略价值。建议重点关注自主可控和网络安全板块:浪潮信息、中科曙光、中国长城、启明星辰、美亚柏科、紫光股份、光环新网等。


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行业“买入”评级,建议重点关注:北方华创、扬杰科技、兆易创新、光迅科技、浪潮信息。


风险提示


中兴通讯事件、中美贸易战进一步升级,美国扩大对中国进口产品目录,限制更多企业进入美国市场。


详细点评


一、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中国电子、半导体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死穴在设备进口


以中国半导体产业而言,最大的死穴在晶圆代工,封装测试,记忆体生产的敏感精密设备进口,我们估计中国晶圆代工,封装测试,记忆体整合制造商将近有30-40%的资本支出,是购买美国的半导体设备,而其中20-30%的这些设备是短中期没办法由其他国家设备厂的产品所替代,禁令一旦发生,将重创中国晶圆代工,封装测试,记忆体整合制造产业,未来3年营收获利影响超过30%。

1.png

无晶圆半导体设计受惠较大


我们认为,除了中国本土半导体设备厂商,台湾晶圆代工及封装测试厂商将大幅受惠外,大多数的中国无晶圆半导体设计公司和产业,因为产品不具敏感性,卖到美国市场的比重偏低,又不需购买美国精密半导体设备来生产,加上又有强大的替代性,将是美国对中国贸易战下的主要受惠族群。受惠于遍地开花的各种物联网,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应用,我们预估中国无晶圆设计产业未来8年的复合成长率将达到17%,是全球无晶圆设计市场8%成长率的二倍,中国无晶圆设计产业自给率将从大约今年的31%,提升到2025年的43%左右;占全球的市场份额,将从现在的17%提升到2025年的29%左右。


 

 

中国是全球最大集成电路需求市场,美国企业中国营收占比持续上升


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需求市场,全球半导体企业都极度依赖中国市场,而最主要的“玩家”则是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处于领导地位的美国企业。根据美国半导体协会(SIA)、国际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数据,2017年,全球半导体总销售额4122亿美元,其中美国半导体企业销售额高达1890亿美元,在全球占比高达46%。而在中国市场,美国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1%。


大部分美国半导体企业的主要营收地均为中国,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2017财年,美光、高通、博通、德州仪器、赛灵思、应用材料、泛林等21家美国上市半导体公司企业总营收2231亿美元(含部分专利等非半导体收入),其中中国市场收入828亿美元,中国市场收入占比超过37%,其中,Skyworks(思佳讯)公司2017年中国营收占比高达82.65%。

 

 

2.png

根据财报统计,2010-2017财年,上述企业总计中国市场营收占比从25%提升至37%,中美半导体产业的相互依存愈发紧密。

 


国内智能手机需求的基带芯片及射频前端对美企业依赖度大


国内智能手机对美依赖度最高的莫过于芯片及射频前端了,虽然华为在芯片端走的很快,自给率不断提升,但是通过P20Pro拆机发展,还是大量采用了美光、德州仪器、Skyworks等公司的产品。


射频前端主要包括PA,SAW/BAWFilter,多路开关等元器件。这些元器件需要电路和工艺的协同优化,可以说是电路设计和Fab缺一不可。因为需要从工艺层面到设计层面都打通,所以技术积累需求极高且工程规模很大。目前射频前端最好的设计掌握在Qorvo,Skyworks,Avago等美国公司手里。


国内智能手机在射频前端方面对Skyworks、Avago、Qorvo等美国企业的依赖度较高,以华为荣耀手机为例,Skyworks供应产品主要是射频前端模组(FEM),包括天线调谐器,射频开关,PA模组以及SkyOne系列集成化FEM,这些FEM在一部手机中的价值达到了8美元以上。


国内的三安光电及信维通信已经在大力发展射频滤波器及功率放大器了,三安光电计划投资333亿发展半导体化合物产业,信维通信联合中电55所,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季度已经实现小量出货了。另外还有卓胜微电子,主要发展射频开关及低噪声放大器,这几年发展迅猛,目前也在发展滤波器及功率放大器。

 

 


设备是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根本,中美半导体设备对美依赖度大


高端装备是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基础,目前国内半导体设备这一块对美企业的依赖度还较高,每年都进口很多关键设备,如果美国半导体设备对中国禁售,会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不利。


中国台湾、大陆和韩国成为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超过日本和北美。SEMI预计2018年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还将继续增长7.7%,达到532亿美元。其中韩国市场规模为134亿美元,中国大陆将突破至110亿美元,台湾则下降为109亿美元。

3.png

目前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发展还很薄弱,但是近几年也取得了比较好的进展,如北方华创、中微半导体等,都实现了国产替代,其中中微半导体的MOCVD设备及半导体刻蚀机,更是取得了较好的突破。

 


中美贸易摩擦,中国电子、半导体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美国的贸易保护,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不利于推进产业发展,提高关税会导致商品价格增长,但最终都转嫁给消费者买单,抑制需求,导致产业增长放缓甚至下滑,对双都是不利的。


目前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整体处在起步阶段,较为薄弱,仍缺失竞争力,需要奋起直追。在CPU、逻辑电路、存储器、设备、材料等领域,中国还没有进入全球排名前20的企业。


中国电子、半导体产业发展之路任重道远,目前虽然薄弱,但是具备一定的技术、资金实力,再加上经历这么多次的中美贸易摩擦事件,会加大发展力度,实现自主可控,目前中国正在通过一系列措施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包括万亿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有望年内设立,大基金二期有望撬动超万亿的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大力度税收优惠,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5年,制造业增值税税率由17%降至16%等。


综合分析,我们认为,此次的“中兴事件”,包括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国内的电子产业短期会受到影响,中国智能手机芯片及射频前端、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高性能模拟/混合信号电路及半导体设备对美依赖度较高,摩擦升级会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不利于国内电子产业的发展。但是也会带来发展机遇,中国电子产业已具备一定的资金、技术实力,再加上经历这么多次的中美贸易摩擦事件,会加大发展力度,逐步实现自主可控,看好设备、存储、射频前端、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等国产替代机会,受惠厂商:北方华创、晶盛机电、中微半导体、兆易创新、三安光电、信维通信、卓胜微电子、扬杰科技。

上一篇:该如何改善反激式开关电源噪音?

下一篇:首发!美国元器件“断粮”,中兴芯片库存最多维持两个月!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架构
发展历程
资质证书
联系我们
产品中心
OWEIS
IKSemicon
TISemicon
ADSemicon
OPTOMEI
KODENSHI AUK
ICMAN晶尊微
GIANTEC聚辰
Fujitsu富士通
触摸芯片
MCU单片机
杭州中科微
Heroic禾润电子
电源管理芯片
天微显示驱动芯片
3PEAK运算放大器
聚洵运算放大器
润石运算放大器
巨华积体语音芯片
蓝牙WIFI方案开发
贴片发光二极管
华润微
集成电路
FOLLON贴片电解电容器
解决方案
充电器电源解决方案
适配器电源解决方案
智能电表电源解决方案
智能家电电源解决方案
金属触摸控制解决方案
触摸控制解决方案
触摸芯片设计指南
水位检测解决方案
汽车传感器解决方案
新闻中心
新品发布
公司新闻
市场动态
活动公告
媒体报道
资料下载
ROHS环保报告
公司介绍/产品目录
OWEIS电源芯片技术资料
OWEIS触摸芯片技术资料
OWEIS接口芯片技术资料
OWEIS场效应管技术资料
IKSemi技术资料
KODENSHI AUK资料
CORERIVER技术资料
ADS技术资料
万代技术资料
芯邦技术资料
启攀微技术资料
博晶微技术资料
海栎创技术资料
融和微技术资料
芯朋微技术资料
启臣微技术资料
美格纳技术资料
比亚迪技术资料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