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24小时服务热线 0755-82544779

ESD与EOS失效差异分析

时间:2024-12-04    来源:本站    点击:383次   

[摘要] ESD与EOS失效差异分析--奥伟斯科技

静电吸附灰尘,改变线路间的阻抗,影响产品的功能与寿命,因电场或电流破坏元件的绝缘或导体,使元件不能工作(完全破坏),因瞬间的电场或电流产生的热,元件受伤,仍能工作,寿命降低。


1、元器件ESD损伤失效类型


突发性失效:


突发性失效也称硬失效,硬损伤。是指元器件的一个或多个电气参数突发劣化,完全失去规定功能的一种失效模式。通常表现为电子元器件自身短路、开路、功能丧失或电气参数严重漂移等。具体现象表现为:一种是与电压相关的失效,如介质击穿,PN结方向漏电流增大等;另一种是与功率有关的失效,如烧毁、熔断等。这都使器件的电路遭到永久性损坏,可以在产品测试阶段发现。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在受静电损伤的半导体器件中,突发性完全失效约占失效总数的10%以上。
潜在性缓慢失效:
如果带电体所带静电位或存储的静电能量较低,或ESD放电回路中有限流电阻存在,那么,一次静电放电脉冲可能不足以引起电子元器件的突发性失效,但强静电场电离绝缘层,会在元器件内部造成轻微损伤,这种损伤又是累积性的;随着ESD脉冲次数的增加,器件的阀值电压会逐渐下降,使元器件的电参数逐渐劣化,这类失效称为潜在失效。潜在失效往往表现为器件的使用寿命缩短,或者一个本来不会使器件损伤的小脉冲却使器件失效。这种失效事先难以检测,造成难以被人们发现的“软击穿”现象,给产品留下潜在的隐患,直接影响电子产品的质量、寿命、可靠性和经济性。据统计:潜在性失效占电子元件ESD失效总数的90%。


翻转失效:


翻转失效是指某些逻辑电路在正常运行中使原来记忆状态发生翻转。这种失效通常表现为信息的丢失或功能暂时变化,没有明显的硬损伤发生,且在ESD发生后、或重新输入信息、或重新启动设备能自动恢复正常的运行。    
翻转失效的根本原因在于ESD的电磁辐射,确切地说是由于ESD尖峰电流产生的电气噪声造成的。ESD干扰可通过传导或者辐射等耦合路径进入到电子设备中。在ESD的近场区,主要取决于ESD源和接收机阻抗的容性耦合、感性耦合。在远场区,取决于电磁场耦合。
是指所有的过度电性应力。当外界电流和电压超过器件的最大规范条件时,器件会损伤或者直接损坏,EOS通常产生于如下方面:
翻转失效主要表现:


  • 程序破碎区的位翻转,引起程序跑飞"或者死机"
  • 数据存储区的位翻转,造成关键变量的翻转,引起功能逻辑的絮乱,比如中
    途突出循环程序,错误执行条件等。
  • 外设控制寄存器的功能中断,引起外设配置状态变换,造成模块间数据通信
    异常。
  • 中断控制器寄存器的功能中断,引起意外中断的发生导致程序的异常执行。
  • 程序的位翻转,引起程序的异常执行。
  • JATAG逻辑的功能中断,导致整个DSP的复位或死机。


如果ESD干扰在电子线路中产生感应电压或电流超过了电平信号,设备正常工作程序将会发生翻转。在高阻抗电路中,信号是电压电平,容性耦合占主要成分,ESD感应电压是主要干扰源;在低阻抗电路中,信号是电流信号,感性耦合占主要成分,ESD感应电流是主要干扰源。
翻转失效通常会导致通信系统故障,画面显示异常、系统复位、时钟信号抖动、射频电路部分失效等现象。



2、ESD损伤的特征

       隐蔽性:人体不能感知静电,除非是发生了静电放电,但是发生静电放电,人体也不一定能有电击的感觉。这是因为人体感知的静电放电电压为2-3Kv


随机性: 电子元件什么情况下会遭受静电破坏呢?可以这么说,从一个元件生产后一直到它损坏前所有的过程都受到静电的威胁,而这些静电的产生也具有随机性。由于静电的产生和放电都是瞬间发生的,极难预测和防护。    
复杂性:因电子产品的精细,微小的结构特点而费时、费事、费钱,要求较复杂的技术往往需要使用扫描电镜等精密仪器,即使如此有些静电损伤现象也难以与其他原因造成的损伤加以区别,使人们误把静电损伤失效当做是其他失效。
潜伏性:有些电子元器件受到静电损伤后,性能没有明显的下降,但是多次累加放电会给器件造成内伤而形成隐患,而且增加了器件对静电的敏感性 ,已经产生的问题没有任何方法可治愈。
3、过度电性应力(Electrical Over Stress)

是指所有的过度电性应力。当外界电流和电压超过器件的最大规范条件时,器件会损伤或者直接损坏,EOS通常产生于如下方面:

  • 电源AC/DC干扰、电源噪声和过电压
  • 电路切换导致的瞬变电流/峰值/低频干扰,其持续时间可能达到几微秒或者
    几毫秒。
  • 程序开关引起的瞬态/毛刺/短时脉冲干扰
  • 不恰当的工作流程、工作步骤。
  • 雷击浪涌干扰
  • 闪电
    4、EOS&ESD差异对比表

image.png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架构
发展历程
资质证书
联系我们
产品中心
OWEIS
IKSemicon
TISemicon
ADSemicon
OPTOMEI
KODENSHI AUK
ICMAN晶尊微
GIANTEC聚辰
Fujitsu富士通
触摸芯片
MCU单片机
杭州中科微
Heroic禾润电子
电源管理芯片
天微显示驱动芯片
3PEAK运算放大器
聚洵运算放大器
润石运算放大器
巨华积体语音芯片
蓝牙WIFI方案开发
贴片发光二极管
华润微
集成电路
FOLLON贴片电解电容器
解决方案
充电器电源解决方案
适配器电源解决方案
智能电表电源解决方案
智能家电电源解决方案
金属触摸控制解决方案
触摸控制解决方案
触摸芯片设计指南
水位检测解决方案
汽车传感器解决方案
新闻中心
新品发布
公司新闻
市场动态
活动公告
媒体报道
资料下载
ROHS环保报告
公司介绍/产品目录
OWEIS电源芯片技术资料
OWEIS触摸芯片技术资料
OWEIS接口芯片技术资料
OWEIS场效应管技术资料
IKSemi技术资料
KODENSHI AUK资料
CORERIVER技术资料
ADS技术资料
万代技术资料
芯邦技术资料
启攀微技术资料
博晶微技术资料
海栎创技术资料
融和微技术资料
芯朋微技术资料
启臣微技术资料
美格纳技术资料
比亚迪技术资料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