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中心 > 市场动态

新闻中心

24小时服务热线 0755-82544779

重磅!2018年全球半导体行业11大并购案盘点,哪个并购最失败?

时间:2018-12-17    来源:本站    点击:2311次   

[摘要] 半导体技术自发明以来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发展至今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期间诞生了很多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以英特尔、英伟达、高通、德州仪器、谷歌等为代表。近年来,上游企业间竞争加剧,行业并购频频出现,从去年博通拟收购高通的闹剧开始,似乎行业染上了一种“并购”的“通病”,2018年即将过去,半导体行业亦发生了很多影响力甚大的并购案例,一起来温习一番吧!

2018年备受关注的全球半导体行业十一大并购案


十一、日本半导体史上最大并购案:瑞萨并购IDT


前不久,日本芯片制造商瑞萨电子发布声明称,将以约67亿美元 全现金交易方式收购美国芯片制造商IDT,以提升其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方面的竞争力,预计此交易将在2019年上半年完成。


瑞萨科技是世界十大半导体芯片供应商之一,在很多诸如移动通信、汽车电子和PC/AV 等领域获得了全球最高市场份额。IDT公司致力于为推动全球网络智能信息包处理提供专用通信集成电路产品。IDT提供的解决方案适用于中央/边缘、核心/边缘、网络接入点、企业、小型办公室/家庭(SOHO)、数据中心,以及无线网络等领域,以满足智能信息包处理快速增长的需求。IDT还致力于为下一代系统提供先进的、兼具成本效益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以满足网络发展的复杂性和扩展的服务范围。

 

2.jpg

 

通过对模拟混合信号产品公司的收购完善产品阵容,有力支持瑞萨电子的发展战略;IDT的模拟混合信号产品,包括传感器、高性能互联、射频和光纤以及无线电源,与瑞萨电子MCU(微控制器)、SoC(片上系统)和电源管理IC相结合,为客户提供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满足从物联网到大数据处理日益增长的信息处理需求。


十、阿里全资收购中天微


作为一家互联网起家的企业,阿里巴巴近年来的投资布局相当大,半导体也是其重点看好的行业。近日,阿里全资收购了中天微,业内表示,这是阿里巴巴进军人工智能下的一步关键棋。中天微是一家从事32位高性能低功耗嵌入式CPU研发与产业化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是中国内地基于自主指令架构研发嵌入式CPU并实现大规模量产的CPU供应商,此前其全球累计出货超过7亿颗芯片,实力不菲。

3.jpg

 

人工智能是一个前景广阔的行业,但是它也是一个非常富有挑战性的科学,入门门槛相当高。2017年10月,阿里巴巴成立了达摩院,宣布投入1000亿元进入技术研发方面,其中就包括人工智能芯片领域。阿里巴巴方面表示,此次全资收购中天微,将在更大层面统合科研力量,从芯片核心技术能力上实现突破。无论对芯片产业的发展,还是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国家需求,都将起到推动作用。


此前,阿里巴巴达摩院已组建了芯片技术团队,进行AI芯片的自主研发。阿里还投资了寒武纪、深鉴、耐能(Kneron)、翱捷科技(ASR)等芯片公司。站在AI风口上,阿里巴巴也对其看好,资金与用户是其优势,通过收购中天微宣战人工智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之前BAT里面,百度、腾讯早已成立AI实验室,而阿里巴巴的步伐相对较慢,但本次收购让它已经入局,未来人工智能行业少不了这三家的角逐。


九、北方华创收购Akrion Systems LLC


今年年初,北方华创宣布已完成对Akrion Systems LLC的收购,交易金额为1500万美元。北方华创是目前国内集成电路高端工艺装备的领先企业,拥有半导体装备、真空装备、新能源锂电装备及精密元器件四个事业群,为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提供全方位整体解决方案;Akrion系统是领先的供应商先进的表面准备系统,主要用于制造太阳能,半导体和相关设备。

 

Akrion在精密清洗技术方面拥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客户基础,将拓展公司在清洗机设备领域的产销体系,丰富公司清洗机设备的产品线实现互补,交易价格为1500万美元。正式取得了Akrion公司全部清洗设备业务相关资产。下游通吃晶圆厂/存储厂/面板厂/光伏厂等泛半导体领域。收入和存货高速增长,半年完成去年全年装机量,突破多个关键客户,氧化炉进入长江存储、金属蚀刻机进入中芯国际、LED蚀刻机等多款设备市占率第一,泛半导体设备龙头。


本次并购让北方华创的产业布局更加全面,从下游到上游全面铺开。随着新能源汽车、工业制造升级等机遇来临,未来留给北方华创的机会将更多。对Akrion的收购除了提升实力与话语权,更重要一层意义是华创将以电子装备及半导体器件的身份登上世界舞台,进军国际市场。


八、Marvell Technology 收购Cavium


近日,Marvell Technology 宣布完成对Cavium公司的并购,合并后公司将专注于半导体基础设施市场,涉及金额约60亿美金。Marvell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提供全套宽带通信和存储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半导体厂商,主要从事混合信号和数字信号处理集成电路设计与开发。Cavium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多核 MIPS 和 ARM 处理器提供商,其处理器广泛应用于网络/通讯、无线、存储和控制应用等领域的安全产品。Cavium与arvell的产很相似,两者的并购可谓是强强联合,新公司实力更上一层楼。


近年来,存储、无线等半导体市场竞争加剧,很多上游公司亏损严重,据Marvell财报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其主营业务GAAP净亏损7700万美元,上季度是赢利7745万美元。Cavium总部位于加州圣何塞,提供网络、安全、服务器和交易换机处理器及系统。去年,Cavium亿以13亿美元收购了网络基础设施供应商QLogic,Marvell Technology市值约为100美元,而Cavium市值约为52亿美元。


Marvell 作为一家半导体上游的知名公司,通过收购竞争对手Cavium,让其实力大增,提升了行业影响力,未来对于公司打造更全面的生态系统,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七、微芯半导体收购美高森美半导体公司


近日,微芯半导体已经完成收购高森美半导体公司,据悉,收购金额约为83.5亿美元。作为一家芯片巨头,之前微芯科技曾以36亿美元收购同行Atmel,这次收购同行美高森美,一方面让自己减少一个劲敌,另一方面提升了自身的实力。

 

 

4.jpg

 

美国美高森美集团在宇航、医疗及军工等高可靠性应用领域有出众且独特的 芯片制造工艺技术。公司主要生产高可靠性大功率玻璃钝化整流二极管芯片(GPP)、整流桥(BRIDGE)、高压硅堆、模块及其它半导体器件和芯片,产品达到美 国军用/航空二极管标准,主要出口美国、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计算机及周边设备、 医疗器械、汽车、卫星、通讯及军用/航天等领域。


微芯制造很多类型的芯片,从通讯到家用电器再到军事装备可谓是一个不落,据统计,微芯单片机全球8位单片机付运量排名第一,在全球共设有45家销售办事处,工厂3座,拥有4500名员工。微芯半导体是全球领先的整合单片机、混合信号、模拟器件和闪存专利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而美高森美半导体公司为航空航天及国防、通信、数据中心及工业领域提供全面的半导体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两者的结合充分拓展了各自在半导体界的服务领域,提升了行业影响力。


六、博通189亿美元收购CA


在去年,博通可谓是彻底火了一把,通过对高通的“恶意收购”让大家持续关注,今年,博通与CA达成协议,以189亿美元收购软件公司CA。通是全球领先的有线和无线通信 半导体公司,其产品实现向家庭、 办公室和移动环境以及在这些环境中传递语音、 数据和多媒体;CA公司是全球最大的IT管理软件公司之一,专注于为企业整合和简化IT管理,公司成立于1976年,服务于全球140多个国家的客户。

 

博通首席执行官兼总裁Hock Tan曾表示,“我们计划创建世界领先的基础设施技术公司,而此次交易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步骤之一。CA科技凭借其庞大的客户群,在持续增长且碎片化的基础架构软件市场占有一席之地,CA科技的大型机和企业软件特许经营权权将有利于我们扩大技术业务。我们计划继续强化这些特许经营权,从而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对于基础设施软件解决方案的需求。”


博通在收购的道路上一发不可收拾,尤其是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厂商,CA公司与博通既是竞争对手,也算是合作伙伴,在企业管理软件方面,CA公司的产品很有竞争力。博通作为一个芯片厂商,本次收购CA,扩大了自己的产品线,硬件到软件通吃,也显示了自己的野心;但是在庞大的业务布局面前,除了新公司的盈利水平待考证之外,管理者之间的磨合也将是一大难题。


五、赛灵思收购深鉴科技


最近朋友圈被赛灵思收购深鉴科技,其中很多人感慨“国产芯”的梦想又一次破灭了!赛灵思是全球领先的可编程逻辑完整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主要研发、制造广泛的高级集成电路、软件设计工具以及作为预定义系统级功能的IP核。深鉴科技有着很好的出身,其核心团队来自于清华大学与斯坦福大学,专注于下一代深度学习专用平台、神经网络处理器、编译器原创技术。


作为FPGA芯片巨头公司,赛灵思是全球领先的可编程逻辑完整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也是FPGA、硬件可编程 SoC 以及 ACAP 的发明者,近年来,赛灵思也在布局人工智能加速硬件。其中FPGA作为赛灵思重点布局的领域,在技术上也更是需要深度学习解决方案,早在2016年OpenPOWER峰会上,赛灵思曾公开介绍了有关深度学习处理器的新方法,其中大部分技术来源于深鉴科技。


5.jpg

 

深鉴科技与赛灵思之前就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深鉴科技之前推出的亚里士多德架构及笛卡尔架构的 DPU 产品,都是基于赛灵思 FPGA 平台。本次收购深鉴科技也让赛灵思在人工智能芯片上的话语权更大,未来与英特尔、英伟达等企业竞争,多了一个筹码。


四、苹果斥资收购Dialog部分业务


2018年十月,苹果与其长期供应商Dialog签署了许可协议,宣布苹果以3亿美金收购Dialog的部分业务和包括300名员工在内的资产,苹果另外再支付3亿美金则作为未来三年交付产品的预付款,同时,两家公司就电源管理芯片、充电芯片与音频子系统芯片等业务签订了一批新合同。自初代iPhone发布起Dialog就为苹果提供芯片,该公司大约四分之三的收入都依赖于给苹果公司的芯片供应,虽然此前传出了被苹果减少 30% 订单的负面新闻,如今却与苹果达成更深层次的合作。

苹果公司在自产芯片业务方面可谓是雄心勃勃,据OFweek电子工程网获悉,苹果收购的300名员工占Dialog员工总数的16%,这是苹果公司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员收购,目前这些员工分别在意大利、英国、德国等地区的办公室负责工程研发。苹果硬件技术高级副总裁Johny Srouji表示,Dialog在芯片研发领域具备雄厚的技术实力,这群天才工程师长期以来一直在支持苹果的产品研发,现在这些工程师能直接为苹果公司工作,对此他感到很高兴。


为了增加自家电子产品的竞争优势,苹果长期以来付出了巨大努力来制造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的芯片,早在今年6月份,有消息传出苹果正在自主开发电源管理芯片以实现集中生产和降低成本的目的。苹果也在今年9月份的发布会上宣布了其自主设计的A12仿生芯片,并声称该芯片是业界第一款7nm工艺的芯片。考虑到苹果最新推出的高性能硬件产品—Apple Watch和AirPod无线耳机,为了实现这些产品低耗电的性能,苹果公司应该会更专注于电源管理芯片的研发。


三、英飞凌拟收购ST半导体


今年八月,英飞凌拟收购ST半导体在业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据悉,英飞凌为了本次收购事宜可谓付出了不少努力,它们不仅聘请了法国巴黎银行担任顾问,更是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研究了这次收购案。此外,在2017年8月,其与ST进行了谈判,还商业收购方案的具体的事宜。但本次收购案并不顺畅。法国政府是ST半导体公司最大的股东之一,其一直反对ST半导体公司被英飞凌收购。法国政府更希望ST半导体公司去提升自身的业务规模,而非依靠收购并的方式进行资本的扩张。


英飞凌科技公司于1999年4月1日在德国慕尼黑正式成立,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之一。其前身是西门子集团的半导体部门,于1999年独立,2000年上市。其中文名称为亿恒科技,2002年后更名为英飞凌科技。在2017年工业半导体供货商排名方面,德州仪器以高达50亿多美元的营收领先群雄,稳居工业半导体龙头位置,名列第四的英飞凌,则因其分布式功率组件和电源管理组件在工厂自动化、牵引机,以及太阳能、电动车、电源供应等各种电力和能源领域,占有市场领先地位,相关产品营收持续强劲成长。而第五名的意法半导体,其工业半导体营收则源自工厂与建筑自动化等多种应用领域采用了许多该公司的MCU、模拟和分布式组件。


尽管如此,据外媒报道,最终这笔交易很有可能已经板上钉钉了。而两家合并成功的话,收购ST后的英飞凌年销售额将达到175亿美元。同时,在去年全球半导体供货商排行榜中,英飞凌位于第四,ST半导体公司位于第五。本次交易成功,对于全球的半导体市场格局分布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高通收购恩智浦被中国否决


高通收购恩智浦这件事不只是今年备受关注,2016年10月27日,高通和恩智浦共同宣布,双方董事会一致通过高通收购报价,并签署了最终协议,高通收购恩智浦。此收购案经过6个国家审批通过后,在未能获得中国监管部门的批准情况下,高通于纽约时间2018年7月26日上午9:00前支付给恩智浦20亿美元“分手费”,放弃了440亿美元收购恩智浦的交易。


从2016年10月宣布收购恩智浦到现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高通一直在努力推动着这次收购案的完成,高通收购案当时已经获得了八个国家部门的批准,只有中国商务部未在截止日前正式表态。高通曾对媒体表示,如果在美国当地时间7月25日下午5点前仍无法获得中国监管部门的批准,它们将放弃这笔交易。最终的结果是高通收购恩智浦失败!

 


但是近日,峰回路转的剧情发生了。在G20峰会上,高通和恩智浦的收购案被再次提到,出现了新的转机。随着中美在部分问题上达成共识,高通和恩智浦收购案再次被拿到台面上,根据达成的共识,如果高通和恩智浦收购案再次提交,中方愿意批准这一交易。


一、中国半导体的最大并购案,闻泰科技拟339亿“天价”收获安世半导体


今年四月,闻泰科技当时在策划对安世半导体的收购,成交金额约为114.35亿元,但一直未能有一个结果;到了九月,闻泰科技(终于发布了重大资产购买草案,公布了此前收购安世半导体投资份额的最新进展和初步方案。根据披露,此次交易方案为,闻泰科技全资子公司上海中闻金泰拟对合肥中闻金泰增资58.525亿元,并由合肥中闻金泰完成收购合肥芯屏持有的合肥广芯49.37亿元人民币财产份额。

 

6.jpg

 

2016年,以建广资产为主导的中国财团,以27.6亿美元(约合181亿元人民币)成功收购了恩智浦剥离的标准件业务——安世半导体,这场中国半导体史上最大的海外并购案轰动一时。

上一篇:全球半导体设备的销售创新高,大陆首次超越台湾,韩国第一!

下一篇:重磅!这7项技术,正在改变半导体界的未来!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架构
发展历程
资质证书
联系我们
产品中心
OWEIS
IKSemicon
TISemicon
ADSemicon
OPTOMEI
KODENSHI AUK
ICMAN晶尊微
GIANTEC聚辰
Fujitsu富士通
触摸芯片
MCU单片机
杭州中科微
Heroic禾润电子
电源管理芯片
天微显示驱动芯片
3PEAK运算放大器
聚洵运算放大器
润石运算放大器
巨华积体语音芯片
蓝牙WIFI方案开发
贴片发光二极管
华润微
集成电路
FOLLON贴片电解电容器
解决方案
充电器电源解决方案
适配器电源解决方案
智能电表电源解决方案
智能家电电源解决方案
金属触摸控制解决方案
触摸控制解决方案
触摸芯片设计指南
水位检测解决方案
汽车传感器解决方案
新闻中心
新品发布
公司新闻
市场动态
活动公告
媒体报道
资料下载
ROHS环保报告
公司介绍/产品目录
OWEIS电源芯片技术资料
OWEIS触摸芯片技术资料
OWEIS接口芯片技术资料
OWEIS场效应管技术资料
IKSemi技术资料
KODENSHI AUK资料
CORERIVER技术资料
ADS技术资料
万代技术资料
芯邦技术资料
启攀微技术资料
博晶微技术资料
海栎创技术资料
融和微技术资料
芯朋微技术资料
启臣微技术资料
美格纳技术资料
比亚迪技术资料
在线客服